国际在线四川频道报道(雷艳):张林是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一位人气颇高的儿科医生,他擅长小儿肺炎、小儿支气管炎、腹泻、脓毒症、先天性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各种出疹性疾病、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疾病的诊治。从事儿科工作8年来,张林不断进修学习,提升自我。他视事业如生命,待患儿如亲人, 用爱心和耐心浇灌祖国的花朵,全身心投入儿科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用平凡的事迹诠释着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职业精神。
出生医生世家,从小立志从医
张林出生在广元市利州区金洞乡清河村。现在虽已到而立之年,但医术精湛的他,已是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儿科主任。
“我爷爷是医生,父亲也是医生,小时候我就看着爷爷和父亲给别人看病,父老乡亲都非常尊重他们,那时候我觉得这份职业非常神圣。”张林说,在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想当一名医生。
高考那年,他如愿考上了四川大学,学习临床医学。毕业后,他选择到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当一名儿科医生。他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全身心投入儿科临床诊治和研究,视事业如生命,待患儿如亲人。
连续熬夜4天,确诊复杂疾病
“作为儿科医生,我们的日常工作并不只是给小孩看病那么简单,有时因为受到患儿家属的言语攻击,还需不断给患儿家属做解释工作。”张林说,去年12月,一名患儿反复发热长达10天,家属到处就诊使用各种药物均不能缓解病情。他接诊以后,采取了系列治疗措施,患儿很快退烧了,可是没过多久又开始发烧。患儿家属见状,便对他不依不饶,责怪他没有用对治疗方法。这个时候,张林不仅要进一步摸清患儿的病情,还要给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说服他们让患儿继续接受治疗。
为了摸清患儿的病情,张林连续值了4个夜班,每晚都忙到凌晨3、4点。累了,就喝杯浓茶。孩子的父母都趴在床边睡着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4个晚上的仔细观察,患儿的症状终于显现出来。张林最后分析该患儿为“不典型川崎病”。最终,他给予患儿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及阿司匹林规范化治疗后,该患儿病情好转,很快便出院了。患儿家人欢天喜地,一改之前态度,不停地说,碰到张医生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学习永不止步,积累就诊经验
从2009年参加工作至今,张林的成长和他不断地学习是分不开的,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去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心中有不渝的信念,行动上才会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张林始终秉承医者父母心,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
通过不懈努力,张林于2010年获得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优秀青年才俊”称号;2012年获得该院“年度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获得利州区“年度先进个人”称号;2016年获得利州区卫生计生工作 “先进个人”称号;2016年当选广元市医学会儿科专业副主任委员。
多年的工作经历,张林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就诊经验,就是要耐心、仔细,并且作出综合分析,才能准确确诊。
点赞 不感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