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心血管内科一病区成功开展一例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实现技术突破,为患者排除卵圆孔未闭导致反复中风的隐患。
52岁患者王女士,因“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8+月”入院脑血管科,主治医师杨婉莹介绍,该患者平日并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脑卒中高危因素,但反复发生中风,于是在排除脑血管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卵圆孔未闭的相关筛查,果然发现了问题,故立即请心血管内科专科会诊以评估是否具备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手术指针。
接到会诊病例后,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周玉龙带领团队高度重视,充分准备,立即组织科室讨论,详细追问患者病史,积极完善发泡实验、右心声学造影、食道超声等辅助检查,组织术前多学科讨论以评估该患者的手术指针,制定手术方案及应急预案等,以保证手术成功顺利开展。
3月6日,在科室介入团队及超声科医师的密切配合下,周玉龙主刀为患者成功实施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术后评估手术效果显著,患者恢复良好。
卵圆孔未闭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是应于婴儿出生后自然闭合的心脏通道未能合上形成的疾病。大多数患者的卵圆孔未闭无症状。当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右心房压力超过左心房时,卵圆孔未闭可致心脏内血流出现明显的右向左异常分流,从而引起反常栓塞等相关临床综合征,包括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呼吸困难或肢体无力等。而介入封堵术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案,具有痛苦小、恢复快的特点。(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罗建文)
点赞 不感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