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2岁的男性患者,突发头痛,意识改变3小时……”7月11日,正在手术台上忙碌的王耿熙,突然接到“求救”电话,一名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患者需要立即转入我院,寻求治疗。
王耿熙闻言,立即安排神经外科团队在急诊科等候,并启动抢救生命绿色通道,通过电话向当地医生了解患者情况以及转运途中病情变化,在手头的手术结束后立刻与麻醉科、介入手术室一起集结待命。面对外院紧急转诊和技术难度较大的复合四级手术考验,手术团队经过4个多小时争分夺秒,成功将患者从鬼门关拉了回来。目前患者神志清楚,肢体活动无异常。
手术结束后,王耿熙来不及休息,便又奔赴手术间,做完最后一台手术后,顾不得满身疲惫,立即动身前往成都准备参加次日的业务技能培训,这样满满当当的日程,却是王耿熙从医26年来的日常。
王耿熙查看患者核磁共振报告
“跨学科”医生 从无到有的学科带头人
王耿熙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20余篇。
“我之前是一名普通外科医生,一直对神经外科专业很感兴趣。2006年来到医院工作时,医院正处在快速发展期,神经外科专业还是一片空白,便主动申请进修神经外科。”王耿熙介绍,神经外科领域,有“一刀不慎,抱憾终生”的说法,该领域风险高、病人致残致死率高。由于准入门槛高、学习难度大,成长周期长,很多医学生不愿选择神经外科专业。建立神经外科这门高精尖且具有挑战性的学科,深深吸引着他。
进修回院后,王耿熙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临床工作中。一边工作,一边不断充电学习,在日常的工作中也保持着严谨细致的态度。“对于神经外科医生来说,每一台手术都是一次高风险下再造生命的过程,在细如发丝的神经与血管中间,为患者寻找着每一线可能的生机。”王耿熙说,神经外科手术不容一丝失误,制定详尽且周全的手术方案对手术成功尤为重要。因此,他术前都会详细询问病史,完善必要检查,制定多个预案,和手术团队一起评估手术风险,最终选择创伤最小、愈合最快的手术方案。术后,他也会仔细观察病人病情,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力求为病人减轻疾病痛苦和经济压力。
王耿熙的严谨认真也深深感染着他的同事,在他的坚守下,神经外科团队不断壮大,医师团队由2012年独立成科时的2人,发展成为目前的9人。科室拥有西南地区首台ROSA One机器人,率先在川东北地区开展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癫痫的迷走神经刺激术(VNS)及海马切除术;率先在本地区开展脑血管的介入治疗,高位颈椎髓内肿瘤切除、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内固定、颅内外动脉搭桥、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并不断发展和改进技术,率先在广元地区开展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等新手术。
技术是核心 管理严格的科室负责人
“我始终认为,医疗技术是医疗服务的核心。”王耿熙说,“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技术,能够切实解决患者的问题,让患者在求医时不用舍近求远,才算是好的医疗服务。掌握先进技术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才会让患者真正满意。”
查房时,王耿熙仔细检查患者康复情况
如何才能够占领技术的高地?王耿熙表示:“人才是关键。”
“决定一个木桶盛水多少的,是最短的那一块木板,我希望我科室内的医护人员,都尽可能的将自己的那块木板不断的拉长、拓宽。”王耿熙紧紧抓住每一次学习机会,让科室内的医护人员轮流进行外派学习,回来后大家再在科室内进行二次学习,不断拓宽医护人员的视野、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不仅如此,王耿熙还要求医护人员深耕临床经验,对优秀病例案例、专家的经验做法等归纳总结,理论结合实际,定期进行交流学习,更好地提升诊疗水平。
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带领科室完成多项科研课题和成果,并多次到广元四县三区开展专题知识讲座、义诊,培训基层一线医生,提高基层医院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认识,让更多基层的患者受益。
“未来,我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做好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不断汲取知识,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引领我院神经外科技术不断提升,挽救更多患者生命,减轻病患痛苦。”说起未来的打算,王耿熙信心满满。(宣传统战科)
点赞 不感兴趣 |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友留言
暂无内容!
|